新葡萄新京8883(澳门区)官方网站·Macau Store

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玩法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水处理撬动新态势 环保步入供给艳阳天
发布时间:2017-06-30   浏览:5865次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开始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到实现美丽中国的政策要求,环境治理已经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环境治理投入达到空前规模,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环境治理正在呈现经历了从专项治理向综合治理的转变,行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状态。  

  PPP、大并购、野蛮人、海外投资……越来越多的环保产业人士从这些“钱”味十足的词汇中,感到了环保产业资本时代的汹涌气息。

  2016年2月,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对德国EEW(垃圾焚烧企业)超过百亿人民币的天价并购投资还历历在目。而这起并购的背后,国企北控展现出的恐怖融资能力是这场并购大战中最值得关注的看点和获胜的关键:据外媒披露,为完成此次收购,北控向国内某银行以1%左右的利率筹了高达25亿欧元的巨额短期贷款。

  在环保产业市场做大、热钱遍地、参与者激增的背景下,将企业的财技即投融资能力作为区分企业层级的标准,远比资产规模要更有说服力。EEW收购案中的一个细节是,民营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天楹环保也是主要竞购方之一。然而在北控105亿元人民币(对应溢价率227%)的收购金额揭晓之后,不禁让人有些唏嘘:全部身家45亿元的天楹环保或许仅仅是个陪练。

  的确,在资本大潮席卷之下,一些公司凭借强硬的股东背景以及得天独厚的身份,拥有了包括其他上市公司在内的绝大部分环保企业所不拥有的资本运作能力,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似乎在环保产业中愈发凸显。

  另辟蹊径

  毋庸置疑的是,相比一些传统产业的不景气,环保产业近年来风生水起,一度商机爆棚。连续两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业界资深人士王洪春指出,各类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蜂拥而入,跑马圈地,低价血拼,好像又回到几十年前,只不过这次拼的不是技术、产品,而是资金成本和在资本市场的对价。“以前国企、央企和上市公司都不愿意做环保产业,我们就相当于野兔子,非常活跃。现在这些老虎们来了,很快就把我们这些野兔子吃了。”王洪春表示,当然,老虎和兔子还是可以共生的,但我们就只能为他们做一些配套而已,这样的竞争环境有失公平。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担心,产业过热,有可能让环保产业重蹈前几年光伏和风能的覆辙,整个行业投资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最终使得行业陷入长期低潮。

  此外,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高潮已经过去,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电厂脱硫脱硝的处理率均已达到90%左右。大批资本进入,在规模有限的市场上跑马圈地,最有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打价格战,掀起低价竞标之风。其后果就是扰乱整个环保市场,伤害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也会影响环境治理的效果。

  环保企业的无奈

  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曾问资本界的朋友,为什么这么多钱都试图涌进环保企业?而得到的回答很简单: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环保更有投资价值。在资本的推动下,环保行业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产业的过热,会给其自身发展带来一些新的现象和模式,当然有好也有坏。

  好的是,环保行业商业模式获得创新,产业链延伸扩大。如原来的污水处理行业,现在可能要同时去负责管网的运营,靠管、网一体化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原来的垃圾发电行业,现在要同时将清运、转运都纳入体系,客观上做大了整个行业的蛋糕,要求企业更具综合能力。

  另外,从传统的BOT(建设—运营—转交)向PPP(公共部门与企业合营)模式的转变,也让各级政府比以前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建设中来。

  但行业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赵笠钧表示,环境治理本身是成本的一部分,施治方投入的意愿并不强。正因为如此,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高度污染,治理污染的环境产业却又高度发达,从逻辑上并不成立。在这个悖论之下,行业会出现非常多的不合理现象。

  被环保行业广为诟病的税务总局“78号文”,要求对污水、垃圾、污泥处置劳务和再生水征收增值税,这意味着上述领域免增值税的好时光终结。“对高污染行业结构性增税、用税收优惠来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才是正常的,但是这个文件与促进环保的大方向并不一致。”赵笠钧认为,显然这会降低全行业的利润水平。

  另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环保投入,最大考虑的是安全与成本,而非最终效果,因此,这无法鼓励真正注重治理结果、舍得进行投入的民营企业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从而也催生了低质量、低价格的无效竞争。

  赵笠钧很无奈:“在价格与质量的选择中,牺牲质量而选择价格,不仅让企业变得无利可图,也并不符合‘供给侧改革’的原则。”

  水处理领域成重点方向

  另据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近期多家环保行业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其中,水处理领域成为调研的重点方向。

  券商研报认为,系统水环境治理模式(包括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流域治理)将逐渐取代传统污水处理厂的点源治理模式,推动未来水处理行业发展。

  财政部PPP中心4月25日发布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显示,截至2016年3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总投资87802.47亿元,比1月末增加了6480.47亿元。其中,污水处理新增项目647个,新增投资额1557亿元。另外,污水处理、海绵城市、管网(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垃圾处理(不包括垃圾发电)等18个二级行业,成为PPP项目库中项目数较多及投资额较大的行业。

  早在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同时,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国土资源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在全国511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级和极差级的水质监测点占比超过60%,地下水水质状况并不理想。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未来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目前,海绵城市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平均约43%的规划投资分布在2016年,二季度、三季度行业整体将进入订单和施工高峰期。预计2015年至2020年,投资规模将在1.8万亿至2.5万亿元之间,未来几年,行业有望持续处于景气高峰。